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天元中和医药科技研究院
京ICP备09057878号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医疗质量安全今年有10项改进目标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21年02月25日 阅读: 3025 次 来源: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分会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出《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今年改进目标共有10项,主要涵盖心脑血管和肿瘤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病案质量和医院获得性事件等医疗管理领域,以及静脉输液率等问题比较突出的诊疗行为领域3个方面。据悉,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今后将按年度发布。
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具体包括: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据了解,年度目标来源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或行业诊疗指南等相关政策要求,是针对当前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突出或者共同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提出的。
文件针对10个目标分别给出了具体阐释和实现目标的核心策略。比如,在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方面,文件提出,医疗机构要建立由心内科、急诊科、检验、护理、影像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简称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并指定牵头部门。同时,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急性STEMI患者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院内再灌注治疗规范化培训,保障医务人员随时到位,保障药品、设备、设施处于可用状态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医疗机构承担年度目标改进工作的主体责任,要围绕年度目标逐项建立专门工作小组或技术团队,具体负责相关目标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工作。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破除原有管理模式的部门、学科壁垒和工作障碍,提倡多部门、多学科有效协同,按照各目标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管理组织架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尤其是要注重建立目标改进工作的调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短评:行业需要这样的“北斗星”
目标,就像“北斗星”,指引着方向。当前,国家层面提出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既分析了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情况,又进一步聚焦了医疗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点。在“高质量”大旗下,目标的发布有利于医疗行业进一步明确改进方向,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
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采取年度发布的方式,等于是在郑重提醒各方: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尽管我国医疗质量安全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进入新时代,医疗行业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跟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今年的10项年度目标,直指当下医疗质量安全的主要薄弱点。更为重要的是,目标改进效果的量化表现也可以进一步鼓励和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医务人员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理念,培育人人关注、人人知晓、人人实践的医疗质量安全文化。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卫生健康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围绕这一任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希望此次改进目标能够真正发挥出“北斗星”的作用。
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具体包括: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据了解,年度目标来源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或行业诊疗指南等相关政策要求,是针对当前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突出或者共同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提出的。
文件针对10个目标分别给出了具体阐释和实现目标的核心策略。比如,在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方面,文件提出,医疗机构要建立由心内科、急诊科、检验、护理、影像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简称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并指定牵头部门。同时,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急性STEMI患者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院内再灌注治疗规范化培训,保障医务人员随时到位,保障药品、设备、设施处于可用状态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医疗机构承担年度目标改进工作的主体责任,要围绕年度目标逐项建立专门工作小组或技术团队,具体负责相关目标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工作。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破除原有管理模式的部门、学科壁垒和工作障碍,提倡多部门、多学科有效协同,按照各目标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管理组织架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尤其是要注重建立目标改进工作的调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短评:行业需要这样的“北斗星”
目标,就像“北斗星”,指引着方向。当前,国家层面提出年度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既分析了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情况,又进一步聚焦了医疗质量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点。在“高质量”大旗下,目标的发布有利于医疗行业进一步明确改进方向,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
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采取年度发布的方式,等于是在郑重提醒各方: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尽管我国医疗质量安全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进入新时代,医疗行业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跟上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今年的10项年度目标,直指当下医疗质量安全的主要薄弱点。更为重要的是,目标改进效果的量化表现也可以进一步鼓励和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医务人员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理念,培育人人关注、人人知晓、人人实践的医疗质量安全文化。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卫生健康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围绕这一任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希望此次改进目标能够真正发挥出“北斗星”的作用。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