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关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官网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小病大治“伪患者”、赖床不走“钉子户” 健康扶贫要念紧箍咒
添加人:admin     添加时间:2019年08月06日     阅读: 689 次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董小红 李惊亚 梁军

      部分贫困地区“超能力”出台保障政策,医保基金面临“穿底”风险;一些贫困户“赖床不走”,甚至争先恐后当“患者”……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由于基层大病病种标准缺失、监管乏力,部分民营医院蓄意骗保等,一些贫困地区小病大治普遍存在,“伪患者”屡见不鲜。应尽快研究出台符合实际、可持续的健康扶贫保障长效机制。

      “医院比养老院都舒服”

      记者在四川、贵州、甘肃等地多个贫困地区走访了解到,贫困地区小病大治、浪费医疗资源情况并不鲜见。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工作,是推进并落实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但在实际落地实施中,个别不具备能力的地区“超能力”实施救助政策;部分贫困户“赖床不走”成为医院“钉子户”,甚至有贫困户子女不赡养老人,把贫困生病老人一股脑甩给政府……

      “当前四川大力推进医疗扶贫,改善贫困户医疗条件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贫困户小病大治、不愿出院、过度占用医疗资源的问题。”四川一基层干部说,目前不少贫困地区通过医疗救助,帮助贫困户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当地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在按规定实行“贫困户在县城内住院治疗零支付”后,县医院很快门庭若市,一些简单的小病原本门诊就可以解决,部分群众还是要挂专家号,甚至病好也不愿出院。

       记者近期在四川省某县调研时也发现,一些贫困户感冒头疼等小病都要去县医院治疗,不少群众还强烈要求必须住院,一般不待上一个星期左右不愿意离开,当地基层医院医生有苦难言。

      在贵州省一个县医院,一些贫困户三天两头不管有病没病都愿意来医院住着,有的甚至把医院当成了养老院。“一些贫困户认为病房条件好,水电费也不用给,有专家又安全,发病了还有医院兜着,比养老院都舒服。”该院医保科副主任坦言,一些贫困户甚至争当“患者”,没病也要赖在医院。

      记者在多个贫困县走访发现,不少贫困县医院的多个科室都有几个“钉子户”。医生护士苦口婆心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也不愿意离开。一些老“钉子户”甚至直说:“这里住着舒服,死也要死在这里,不要赶我们走。”

      某地一贫困户,曾是一名村里的健康扶贫“钉子户”。去年,他生了小病,非要去省城看病,驻村扶贫干部拗不过,连夜开车送他去了省城,但他赖着不走。没过多久,住院费不够了,驻村干部自己给他垫了钱,结果他第二天就取了钱出院,去商场买了一身名牌衣服……该村驻村扶贫干部说起此事,神色很无奈。

       部分地区医保基金面临“穿底”风险

       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贫困地区兜底政策“关怀过度”,医保基金面临“穿底”风险。

       记者调研了四川、甘肃、贵州一些比较典型的贫困县,发现一些贫困县对贫困户的医保报销比例非常高,有的超过90%,部分县甚至实现百分之百。贫困患者在县级人民医院,个人自付费用及政策外费用都由政府兜底,不分大小病全部实行免费治疗。

      据西部某省医疗保障局统计,2017年6市州的34个贫困县医保基金当年收不抵支。该省医保局基金监管处一名工作人员说,正在逐步调整,停止执行此前出台的类似“对贫困人口自负合规医疗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全部兜底解决”等政策。

      “因为政策不太合理,过度保障脱离了经济落后的实际省情。报销政策对贫困户有利,会诱导贫困人口小病大治,给医保基金带来压力。”该工作人员说。

       此前,西部另有一省对贫困户医保报销并未设立起付线,导致医保基金难以支撑,今年不得已取消了该政策,现在贫困户报销起付线是一般农户的一半。

       当前医疗行业缺乏对过度诊疗的界定标准,也让贫困地区制定健康扶贫政策面临窘境。

       “国家没有相关标准,一个病怎么治疗算是过度治疗?我们基层操作起来很困难。”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一公立医院负责人说,有的贫困户明明患小病,因为缺乏相关的治疗标准,一直嚷着“到处疼”,各种检查做完也没事,但就是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不出院,医护人员也无计可施。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分析,基层医保监管机构人力缺乏,有的县就一两个工作人员,根本难以承担基层医保监管职责,更无法有效识别过度医疗行为。

      以甘肃省为例,该省基层医保监管单位编制短缺严重,通渭县5个编制,其中4个为副局长。基层普遍缺少专职执法监督机构,没有直属监督执法单位,乡村一级更是没有医保工作人员。

      部分民营医院故意套取医保基金,诱导贫困户小病大治。记者在多地走访调研时发现,在一些偏远山区,有的民营医院每个星期都有面包车走街串巷,以到村里义诊为名,诱导贫困户到医院住院,实施小病大治,借机套取医保救命钱。

       念好多重“紧箍咒”,杜绝地方“各搞一套”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工作,是推进并落实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但短期脱离实际的“超能力”保障,不仅会“惯坏”部分贫困户,也破坏了国家政策长期有效施行。不少贫困户和基层干部呼吁,健康扶贫要警惕福利陷阱,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大病病种等相关标准,避免大病兜底“好经”被念歪。

      贵州省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胡鸿等专家呼吁,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对欺诈骗保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对基层大病病种的统一标准认定,避免各地因缺乏标准而“各搞一套”,无形中加剧小病大治现象的泛滥。

      对基层过度诊疗乱象,监管部门亟待念好多重“紧箍咒”,在当前基层人力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可适当探索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加强监管。2017年起,四川开始推广监管大数据平台,区别于传统的人工审核保单方式,大数据信息平台可以基于海量医保数据进行实时审核,通过精准提炼挂床住院、过度诊疗、分解住院等违规行为数据特征,一旦发现异常表现,就能自动提醒预警。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国家在持续健全贫困群体大病保障政策体系的同时,还应加快推行按病种分类报销,针对重大病种给予报销倾斜,对于普通病种需要住院治疗的可以适当降低报销比例,细化各类标注,从而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记者从国家医疗保障局了解到,目前国家医保局正着手治理贫困地区过度保障政策,坚决制止脱离实际的待遇政策,逐步取消和规范不合规的过度保障措施,保持贫困群众待遇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账号登录